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30-09-2009 路遙知 Juno

問心,他初出道時,你是否臉帶蔑視看他邊跳邊唱《愛上殺手》的其中一位聽眾?坦白說,我是。

一頭金毛的造型,再加上被媒體起了底,獲得豐厚家底支持出碟,以大眾普遍擁護肥皂劇式道德倫理的集體心理來說,就必定是太子爺遊戲人間的搞作,求過其歌星癮,一開始便欠觀眾緣。老實說,他早年的現場演出的確予人力有不逮之感,主講流行文化的大學教授更輯錄了他及同期出道的余文樂現場演繹《還你門匙》的片段,作為例子說明香港流行文化水準的低落……

只是,我們都慣於太早定偏見,不知道大學教授有否留意他自《雌雄同體》後的音樂變化歷程?這首被視為他吐氣揚眉之作,教人驚覺他敢於在香港做有境界的流行音樂的勇氣,在最有條件不講銷量及市場效益的條件下, Juno與他的班底繼續炮製無論是音樂體裁或歌詞題材都遼闊無邊的流行音樂。明白到走偶像路線的虛幻之後,更能集中火力回歸最基本─做好音樂。

新近的《弱水三千》與《顛倒夢想》,是我記憶中還沒有出現過的 Cantopop聲音質感,一聽即喜。下次若然再於中環唱片店遇見,我想我會當面向他說聲:「謝謝!」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27-09-2009 吾道不孤矣

能偶爾有這種感受,還真不錯。

剛看過潘姐姐與獨立音樂人一起全新演繹自己經典歌曲的演唱會,餘音裊裊之際,就接到她的來電。從《情迷百老匯》、《 Jazz up》到《 My Dream》,每次演出都令人感動,能永遠相信自己畢生所愛的藝術形式,並着意推陳出新,以為聽眾耳朵帶來新猷為己任的潘姐姐,以身教體現不因循不妥協的 藝術堅持。

每次與她談天,總能把原來的懨悶心情一掃而空,最愛聽她說 big band談 cabaret,深知這類型音樂的聽眾群在香港向來就是少數,但亦無損她能有天以歌會友的希望。明年便到八旬的潘姐姐從未放棄,直教小輩如我等深感自己實 在認輸太易、苟同太急,警惕別要面目模糊地混過一生,到頭來卻希望一切可以推倒重來。

自作自樂的還有新知奇夫。純粹因為喜愛香港電影和歷史掌故, 便開始了尋找及記錄電影場景的特殊愛好,最近更結集成書。與他從五十年代的《香車美人》與《生死戀》說起,由干德道到進教圍,再從八十年代《傾城之戀》的 淺水灣進入九十年代《阿飛正傳》的衞城道麻石牆……光影記憶穿插實景對照,談得樂不可支。

一個星期裏能有兩次高水平的知性 spa,高興亦來不及!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20-09-2009 冷水王

打工者遇到的其中一項最叫人無癮之事,莫過於在忙到天昏地暗、水深火熱之時,硬有好事之徒不但不加以援手,還要指點作指揮狀,以君臨天下之勢壓場挑剔。

這 些冷水王,永遠沒有做的份兒,卻又喜歡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冷眼看同事扭盡六壬拋波拋橙,事情若是順利進行,就會在大功告成時快攝拿彩;相反,若稍為有些 不順,就急不及待找人認頭改錯,仿佛其手指一揮,所指之處便會變成神仙美境,全部完美無瑕。有說這是管理技巧之一,不斷將工作向下推,測試下屬的底線,在 其將要「出事」前才及時伸手扶一把,既凸顯自己力挽狂瀾的能力,亦是臣服下屬的秘技。

這些扭曲的上司下屬關係,還算勉強說得明白。最叫人氣憤的還 是遇上那些根本是路人甲乙丙的同事,大家沒有利益關係,談不上知心亦怎也不是敵人,卻就是喜歡多事指點。眼見同事將要撞到頭破血流,不敢奢望你好心提醒, 還望見紅後不要以先知的姿態說自己如何早已料到有此一劫。職場生涯至今唯一一次的當面對質,就是由此等冷水王作俑。

還望慎言,離口業。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13-09-2009 波希米亞

波記族的原型,相信並非如現在的用法般有型。

寄生於主流社會邊緣的狀況,可能是因有限的社會及經濟條件而被迫孕育出來的生活方式。二千年後,全賴 有點錢有點面的所謂布波族,肆無忌憚地向波希米亞抽水,取其外殼吸其精華卻注入無可救藥的消費主義,遂出現以懷抱自由奔放為名,享樂消費為實,還自我標籤 為比以前興起的甚麼「-ppies」更加進化的有型族群。

誰不想做城市浪漫自遊人?今月在高加索地區尋找自己、下月到小亞細亞研究不同族裔的圖騰 變化和傳承問題;中午穿着馬雅文明圖案外套吃有機素菜、下午與國際救援組織的北歐朋友商討阻止 Human Trafficking的策略,呷一口公平咖啡,呼吸之間想到人類文明的前路……是如斯的超然物外,一面慶幸自己走上對的路,另一方面為同輩友好每天營 役,將其一半的糧水注入「豪庭雲峰」過其自命中產生活的荒謬,感到可悲。

型,亦得講條件,尤其是在香港。在每天茫茫的黑白藍灰上班人海裏,萬千個面如土色的臉孔迎面而來,個個眼神空洞。僅容得下的波希米亞精神,是自己身上的民族手做銀鏈及印花長裙。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06-09-2009 漫遊有時

在銀根及假期有限的日子,不用出埠亦能於我城尋找樂趣。

周末下午,跟兩三位新知特意尋幽探秘去。先從北角碼頭上船,渡輪徐徐駛往對岸,沿途看見海心公園的魚尾石,同行友人隨即拿起參考書籍,娓娓道來箇中故事。 上岸後緩緩向煤氣鼓方向進發,繞過屏風豪宅後,豁然看到街角轉彎位的舊樓,側面就像是一片被切下的粉紅奶油蛋糕,回應道路的圓角設計。

於對角的老冰室來一杯奶茶加煉奶西多,吊扇下伙計老闆眼神茫然,地板的紙皮石、窗花的菱形圖案、木桌木椅塑膠標示牌、「隨地吐痰乞人憎」四句經典的打油詩告示牌,很杜琪峰。冷不防傳來數輛電單警車的鳴叫,我們幾位食客立時變成電影場景中的一份子。

再沿土瓜灣走到九龍城,看着五十年代末建的住宅,石造圍欄的質感、別墅式房子外嫣紅的野花、令黃昏的魔術時刻添加了浪漫。電懋時期的黑白國語片,王萊與王引於《小兒女》中從學校漫步回家的情節,應該就是以這些房子為背景。屋內可還有如尤敏般清靈的女孩子待字閨中?

能遇上同道人體現這種港式「行街」,實在感恩不已。期待更多訪尋遊。